欢迎访问直线运动系统产品官方网站

一文厘清滚珠花键分类:外筒旋转式与直筒型有何不同?

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0:47:18 | 来源:小编 | 点击:24次

一、结构原理:外筒旋转式“双模式” vs 直筒型“紧凑型”

1. 外筒旋转式:单轴实现双运动

外筒旋转式滚珠花键通过在花键外筒外径加装专用轴承外套,使外筒可独立旋转或停止。其核心结构包含花键轴、滚珠及带轴承外套的外筒。当花键轴旋转时,外筒可通过轴承外套实现同步旋转;当外筒受轴向力时,滚珠在沟槽内滚动引导直线位移。例如,TBI MOTION的RLSF系列外筒旋转式滚珠花键螺母与轴承外套一体成型,体积较传统结构缩小30%,却能承载50kN的径向负载与20kN·m的扭矩。

2. 直筒型:空间利用的极致

直筒型滚珠花键外筒为直筒设计,安装时通过键敲入固定,适用于空间受限场景。其结构包含花键轴、滚珠及直筒外筒,滚珠在精密研磨的40°哥德式沟槽中滚动,实现扭矩传递与直线运动。如UVT标准型直筒滚珠花键,轴径6-50mm可选,2排滚珠设计适用于轴径6-20mm型号,4排滚珠设计则覆盖25-50mm轴径,确保高负载下的稳定性。

二、性能对比:外筒旋转式“高刚性” vs 直筒型“灵敏性”

1. 负载与刚性

外筒旋转式通过轴承外套分散受力,刚性提升显著。以NB外筒旋转式SPR型为例,其交叉滚柱结构使刚性较传统设计提高2倍,适用于SCARA机器人纵轴等高负载场景。直筒型则通过40°接触角设计,在径向与扭矩方向均具备高负荷容量,如SLT系列直筒滚珠花键可承受126kN动载荷与237kN静载荷,满足重载设备需求。

2. 精度与间隙

两者均可通过预压技术实现“零间隙”定位。外筒旋转式如LTR型,通过6列滚珠列与预压调整,将旋转间隙控制在±0.005mm以内,适用于激光加工机等高精度场景。直筒型则通过2-4排滚珠列与预压结合,实现同样精度的同时,装配更简便——即使外筒脱离,滚珠也不会脱落,降低维护成本。

3. 速度与噪音

外筒旋转式因轴承外套设计,高速旋转时稳定性更优。如某品牌外筒旋转式滚珠花键在12000rpm下,径向跳动仅0.01mm,噪音低于50dB。直筒型则通过精密沟槽加工,在直线运动中实现0.1μm级定位,适用于半导体设备等微米级控制场景。

三、应用场景:外筒旋转式“机器人关节” vs 直筒型“精密机床”

1. 外筒旋转式: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

外筒旋转式因结构紧凑、负载高,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关节、自动装载机及ATC装置。例如,在六轴机器人中,其可同时传递扭矩与轴向力,实现±0.01°旋转精度与0.005mm重复定位精度,提升作业效率20%以上。

2. 直筒型:精密加工与高速运动

直筒型凭借高灵敏性与零间隙特性,成为数控机床、激光加工机的首选。在某汽车零部件加工线中,直筒型滚珠花键使主轴旋转精度达±0.002°,表面粗糙度降至Ra0.4μm,同时将维护周期从3个月延长至1年。

结语:按需选择,精准匹配

外筒旋转式与直筒型滚珠花键各有优势:前者适合高负载、双运动场景,后者则以高精度、空间利用率见长。随着智能制造对传动系统提出更高要求,滚珠花键正朝着小型化(轴径3mm)、高速化(DN值15万)方向发展。掌握两者差异,是提升设备性能、降低维护成本的关键。


相关新闻